康比村旅游信息
- 卡日曲在青海哪个县查看详情…
- 卡日曲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北部曲麻莱县境内,藏语意为红铜色的河。该县属三江源区,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素有“江河源头第一县”的美称。...
- 详情回答:卡日曲在青海哪个县隐藏详情
- 卡 日 曲拼音 ka ri qu 第三声第四声第三声 垦 利 县拼音 ken li xian 第三声第四声第四声 渤 海拼音 bo hai 第二声第三声
- 展开全部 卡日曲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北部曲麻莱县境内,藏语意为红铜色的河。该县属三江源区,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素有“江河源头第一县”的美称。滚滚不息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发源于该县麻多乡约古宗列地区,自古以来,人们对黄河源头地理位置的考察从未停止过。在未确定源头之前,黄河源头有玛曲曲果、约古宗列曲、卡日曲三个表述。
- 展开全部 【卡日曲】位于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北部【曲麻莱县】境内,卡日曲,本是藏语,意为红铜色的河。 。该县属三江源保护区。有【江河源头第一县】的美称。 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2008年9月6日至10月16日,汇集了国内测绘、遥感、水文、地质等领域优秀科学家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行程7300多公里,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的19个源头进行了实地考察。这是我国首次同时对三大江河的源头地理位置进行的综合性科学考察。7月14日,《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成果》通过专家评审,新确定的黄河源头为卡日曲。
- 西藏卡垫是什么东西啊?查看详情…
- 做什么用的
- 详情回答:西藏卡垫是什么东西啊?隐藏详情
- 我。。知。。道 加。。我。。私。。聊
- “卡垫”是藏语小型藏毯的意思。是藏族家庭的床上用品。古城江孜是生产卡垫的著名城市,有“藏毯之乡”的美称。据历史记载,600多年前就织出了柔和、美观、结实而又富于西藏民族风格的藏毯。这里手工业久负盛誉,从老人到小孩,都有一手织毯的本领,80%的居民从事织毯业。新建的江孜地毯厂生产的地毯、卡垫、挂毯、壁毯、靠垫、喇嘛坐毯等,花色品种有几百个。另外拉萨地毯厂也是藏毯的重要生产基地,除自给外,还行销于欧、美、日本、印度和尼泊尔 等国家。
- 谁知道西藏传统陶艺的来源历史??急查看详情…
- 生活在西藏高原的藏族是一个对生活器皿十分讲究的民族,除金器、银器、铁器、玉...我们从江孜卡麦乡回来,途经日喀则时,在街上碰到两个卖陶人,他们背着自己的产...
- 详情回答:谁知道西藏传统陶艺的来源历史??急隐藏详情
- 生活在西藏高原的藏族是一个对生活器皿十分讲究的民族,除金器、银器、铁器、玉器、石器、木器以外,陶器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器皿之一。这些陶器出自西藏民间艺人之手。 陶史 据考古资料证明,西藏的制陶历史源远流长。1978年在西藏昌都地区发现的卡若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海拔最高、经度最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里出土的两万多件陶片中,能够辨认器形的有1234件,分罐、盆、碗三种。其中盆的器形一般较大,敞口,平底,深腹,制作较精,多为盛器。少数陶盆的表面有烟熏的痕迹,据专家推测可能是炊具。碗的形器较小,敞口,平底,可分直口和多口两型。罐的器形大小悬殊,制作精致,可用作汲水、烧煮食物和储藏粮食等。从器形上看,有小口垂腹罐、小口鼓腹罐、长颈短唇罐、深腹罐、大口罐、单耳罐、双体兽形罐、带流罐和带嘴罐等类形。 制作陶器的陶土均有羼和料。羼和料分粗细两种,故陶器也可分夹沙粗陶系和夹沙细陶系。陶器均为手制,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小型器物则用手捏。陶坯一般都从底部开始制作,出土的陶器均为平底,极少有耳、流等,可见方法比较简单。从陶器的火候不高,颜色不纯等情况看,当时可能未使用陶窑,而是在露天的火堆里烧制陶器。 拉萨北部曲贡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片均为手制,个别加慢轮修整,泥质陶、夹沙陶各占一半,火候较高,陶胎细密、坚实。陶色以灰褐为主,其次为表面磨光的黑、褐和红褐色陶。泥质磨光黑陶器物为陶器中的精品,也最具特色,其器形较小、器壁薄,器表黑亮如釉。陶器纹饰较为丰富,以刻划纹为主。刻划有重菱纹、三角纹、直线波折纹、直线交错纹、蛇纹等。刻划纹一般是在器表磨光后进行的,多饰于器腹,也有少数颈、耳部饰刻划。锥刺点纹、锯齿纹、弦纹、附加堆纹、三角形假镂孔等也是常见的纹饰。器形以罐为主,器物组合包括钵、碗、豆、壶等。器物多为圆底和圆足,不见平底和三足器,器耳较发达。 曲贡村遗址的陶器,在制作工艺、陶质、器型方面,都显示出相当的进步性,年代上应比卡若文化晚,可以基本确定为西藏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新的独特文化型。除此以外,在西藏的其他古文化遗址中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现陶器遗址,由此可见,西藏人制陶,用陶的历史相当久远。 制陶 西藏的林周、达孜、尼木、墨竹工卡、贡觉、芒康、洛隆、丁青、桑日、扎囊、乃东、琼结、贡嘎、定结、定日、谢通门、仁布和江孜等县均有陶村,他们的制陶工艺大同小异。基本程序是: 一、 制陶工具。 1、陶制内模具。从大到小,各种尺寸的都有,既有做青稞酒瓮的模子,也有花盆和酥油灯的模子,应有尽有。 2、陶制慢轮下面装有轴承,是制陶的主要部件。除了手捏的小件外,都要放在这上面制作。 3、陶凸。陶制,大小都有,素面,是拍打坯体用的工具。 4、釉刷,用猪鬃扎成,长15厘米。 5、木拍、木刀、钻孔木棍、木质雕花刀。 二、 制陶能源 西藏地处高寒,烧制陶器的能源也与其他地方大为不同。西藏南低而北高,东南为林区,制陶时烧木柴,而西北只好用牛粪或草皮做燃料。 三、 原料: 1、制陶的原料是陶土和铝矿石粉。陶土分白灰土和红土两种。白灰土在拍绕地方,红土在塔巴山迪龙地方。两种陶土属含沙粘土,粘性好,不易开裂。藏族制陶全由男人承担。陶土也是由制陶的男人选择,主要由男人挖掘,或由骡马牛驮运,或靠人力背回家。有些人家的妇女也帮助男人挖运陶土。在过去的噶厦政府时期,只有每年交纳十八件陶器的人家,才能自由取土,否则是不能挖用的。 2、釉土,是从墨竹工卡县的江麻乡挖出来的铝矿石。把铝矿石放在一块捡来的天然石板上,再用一个天然圆石头把铝矿石砸碎,研成粉末,装在一个铁碗里备用。 四、 制陶工艺 1、砸土。藏族陶匠制陶的第一步工序是砸陶土。在家中院里或大门口找一处铺有石头的凹地,打扫干净,背来陶土,席地而坐,用石头慢慢砸,直到全部成面,然后用筛子筛了,取出沙粒和残渣,筛下来的陶土就可以用了。 2、和泥。和泥前,先将筛好的陶土淘洗一遍,洗去杂质方可和泥。陶匠在和泥时根据陶器的不同用途和泥也要区别:花盆为泥陶质,不加掺和料;而炊具为了使其受热时不易裂开,要掺进一定数量的沙粒、木炭、云母,即为夹砂陶。和泥时陶土里加上孱和料和水以后浸泡,接着像揉面似的来回揉,直到揉匀为止。整坨装到塑料袋里,放在阳光里晒醒随时取用。和泥是件重活,一般让家中没有技术的人干,还要让他们捡牛粪、铲草皮、磨铝矿石粉、递送工具或干其他粗活。 3、拍器底。以家庭为单位,工作场地设在自家院中或在大门前的空地上,用石头垒成一圈,就是天然作坊。陶匠均为男性,不管头上骄阳似火,手中照做不误,只有遇上雨雪天,方才停工。 制作酥油茶壶时,用木刀割上一块和好的泥放在陶模上,左手转动陶轮,右手用木刀轻轻打陶泥,不时撒些掺有云母粉的白石灰土,使其光滑,然后将陶模与陶坯一起翻过来口朝上,将陶模取出来,左手用陶托顶住内壁,右手用木棍轻拍器底部分,基本成型后,左手转动陶轮,右手用木刀割去毛边,器底就成型了,往里放进干牛粪少许,让其晾着,再去做器壁。 4、贴器壁。器壁的做法是,取出一块陶泥,揉匀拍成饼状,在模子上拍成碟子形后取下来,用食指在中间从里向外戳一个小洞,把翻卷出来的部分用手沾水抹光,壁器就基本成功了,切去毛边按到器底上,对齐合缝后,左脚向右转动陶轮,左手食指和右手握的木拍同时用力挤压妥贴后,用木刀沾水刮去多余部分,左手转动陶轮,右手慢慢打光。 5、安口沿。器底和器壁完成以后,接下来就是安口沿了。先取一块陶泥,揉匀后放在模具上,左脚转动陶轮,左手协调着转动中的模具上的陶泥使之不掉下来,右手握着木拍,使陶泥由圆饼状拍成敞口形碗状,再翻转过来,取掉模子,木刀上沾上水,切割掉毛边,再沾水,用木刀背刮光边沿,壶嘴就基本做好了,接着用一根木棍穿孔器从壶底底部扎个小孔下去,并转动木棍使孔口变大一些,沾上水将里外抹光一时,口沿就算好了。口沿做好后,用一把猪鬃刷子沾上水往壁顶端的小口周围抹上水,把做好的口沿套上去把里外口沿接头叠压粘贴在一起。具体做法是:左手握木棍在内侧顶住泥片,右手或木刀在外进行挤压,自上而下进行拍打,至此,酥油茶壶的口沿就算做好了。 6、安壶嘴。先用一个木质穿孔器在壶壁上扎个眼,并摇动穿孔器使孔眼变大到伸进食指的程度,放下穿孔器,用右手食指把打孔时翻卷进去的部分陶泥向外翻转出来,用水抹光,准备安壶嘴。取块陶泥,揉匀后拍成三角形状,裹在一个牛犄角上,把陶泥接头叠压贴紧,沾上水抹光,用木刀在上面划个圆圈,挑掉顶端,抽出牛犄角,套到壶壁口上用木刀压紧壶嘴根部,再用木刀抹平抹光,壶嘴就安好了。 7、安壶柄。安好壶口和壶嘴后,壶柄是最后一个配件了。切来一块陶泥,揉均后拍成长方形,略呈中间窄两头宽,中间薄两边厚的造型,沾上水后粘贴到壶嘴的正后方的壶口下端,要从下往上粘,而后翻转下来,粘在器壁上。左手扶住器坯,右手用木刀沾水在壶柄处压平抹光,就算做好了。有些陶匠做到此处时,顺手在壶柄上用木刀背压两道匀称的印纹来,有的不做。随心所欲,有的用小木刀在壶腹和壶柄上雕上花。 8、阴干。制好的坯体要阴干,有的放在地窑里,有的放在屋角的专用木架上,防止人畜扰动。一般晾上三天就可以装窑。 9、烧制。如果没有专门的陶窑设备,需要烧陶时,就放在土堆下烧。一般选择在村边平坦且通风的高台上,立三块石头或陶垫,先把小件陶坯扣放其上,再把大件陶坯件套放其上,小的在里,大的在外,留出一定的空隙,最后扣一个大陶瓮也要用三块石头垫起来,以便是火焰进出并保温,一般一次摆上二十来件,上覆草皮或牛粪,然后用麦草引火,一般从中午12时开始烧,一直烧到天黑停火,次日早饭后出窑,先把陶瓮取了,待热气消退后,用荆条背回家,以备使用或出售。 10、二次烧。陶锅和酥油灯因长年与火打交道,越用越结实,不用再烧。而青稞坛和背水桶个大体重又易裂,所以需要二次烧制。需要二次烧制的器皿,量少时与第一次要烧的混合在一起烧,量大时则集中起来专门烧一次,方法与时间与第一次同。 11、上釉。所制器皿一般都要上釉,具体方法是:取来一个碗,放入铝矿石粉少许,兑上一定数量的水,搅成流动体,用猪鬃刷到陶坯上即可。像酥油灯、花盆等只烧一遍的器皿,直接往陶坯上刷上铝矿石粉装窑即可。而像青稞酒壶等需要烧两遍的,第一次装窑时不上釉,在第二次烧制前才上釉。若只用铝矿石粉一种上釉,烧出来的陶器是红的,显得很单调。陶匠们就把铝矿石粉兑上水放到窑里与陶器一起烧,使其结成块,再把它敲碎研成粉末,与铝矿石粉以3:7的比例配料上釉,烧出来的器皿红中泛绿,墨竹工卡塔巴乡用这种方法烧出来的物件是陶器中的上品。 12、陶村习俗。按过去的地方政府规定,陶匠的家人有耕地,陶匠没有耕地,陶匠的生活来源靠出售陶器换回粮食、茶叶、盐巴、青稞、酥油等生活必需品或现金。在西藏民主改革前,每户只要有一人有制陶技术而又从事制陶的,便要向其主人交18件陶器,这是他们交纳的各种各样差中的陶器差。如果一家中有两个陶匠,就要交两份。实际上各户为了少交差,总是说家中只有一个人制陶器。 巴热村制陶技艺传承,一般是父传子,或兄弟传,传男不传女,女人不操制陶手艺。如自家人不会制陶,拜师学艺也十分简单,或到亲戚家学,或找一个同村的技艺好一点的人为师,给师傅当帮手,做零活,从旁学习,等到技艺学成,可以独立制作时,根据家中经济能力而定,送些礼物给师傅,以表谢意。但不管家中如何贫穷,一条哈达是必需要送的,绝对不可少,自此可自立门户,以制陶为业了。 在世俗者眼中,制陶人往往被视为贱人,与铁匠、理发师、天葬师等职业的人一样遭人白眼,不与他们同桌就餐。究其缘由,据说因为陶匠在制陶时,烧死陶土中的幼小生灵,因而是有罪之人。这种看法由来已久,择婿嫁女时尤其看重这一点,一般人家不愿与陶匠通婚,所以在过去陶匠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下的。 售陶 制陶人家把制好的陶器拉到拉萨,在布达拉宫后边的龙王潭公园里,一次性出售给专门设摊的卖陶人。卖陶人中有的是从农村来拉萨打工的农民,有的是拉萨居民。这些卖陶人沿公园的外墙搭起临时帐篷,帐篷前设摊,打着牌,喝着酒,悠闲自在,并不着急是否有顾客光临。 我们从江孜卡麦乡回来,途经日喀则时,在街上碰到两个卖陶人,他们背着自己的产品,走了很远的路来城里售陶,时值中午,烈日当空,他们只好把陶器放下来靠在树上,人在树荫下席地而坐,面前放着几个香炉,眼巴巴地望着行人,渴望自己的货早点售完。 记得从江孜到日喀则途中,我们从车窗外看见,有两辆马车装满陶器迎面而来,及至擦身而过消失在尘埃里。次日,我们在回拉萨的途中,行至仁布县和尼木县交界的峡谷中,脚下雅鲁藏布江汹涌奔腾,更显得山势险恶,忽听到毛驴的铃声由远而近,但见一队毛驴驮队正驮着一批陶器沿着险峻的山路顺江而行,不知驮向何方。 用陶 西藏用陶贯穿在生活用陶、宗教用陶和建筑用陶三方面。 生活用陶的种类有:酥油罐、陶锅、酥油茶壶、热茶炉、酸奶罐、青稞酒壶、酒坛、花盆、便壶、保温缸、陶模具、陶轮、陶托和陶热等。 酥油罐,椭圆体的中间有一口,口沿外三圈菱形纹饰,颈细且有纹饰。两边各有一耳,耳上有刻划斜纹饰。手柄的一端与器壁相连,另一端与口沿相接,也有刻划纹饰。椭圆体的前端有莲座纹饰。这是江孜一带提取酥油的生产性酥油桶(藏语叫修秀),上了年岁的老人把它搁在马扎或枕头上,轻轻地前后晃动,使里面的牛奶与水分离成为酥油,这需要耐心和时间,又不能停下来,很适合老年人的操作,老年人一边晃动它,一边念着经,还转着经筒,打发漫长的岁月。 酸奶罐,大肚小口,双耳对称,有盖,盖上有手柄。这是专门贮存酸奶的陶罐,两耳上有浮雕装饰。 酥油茶壶,敞口细颈,大腹,手柄与壶嘴相对应,壶口有盖。壶嘴与手柄上有浮雕图案,有的为素面,有的也有纹饰,因地而异,主要用来盛刚打好的酥油茶。 酥油茶热茶炉,敞口细颈,大腹圆足。炉腹腔有对应孔洞作气孔。对应有两耳,两耳均有浮雕。炉内颈上有三个流,是放酥油茶壶的支撑点。这种器皿内盛上干牛粪末,上面盖上一层暗火,再把酥油茶壶蹲其上,可长时间保温,且无烟。既经济,又实惠。 贮茶罐,敞口,双耳,大腹,圆足。一般上红釉,莲座纹饰,有盖,家家都有的生活必需品,用来盛茶,一般是把茶叶一坨放在陶锅或铝锅中熬,熬到茶叶薄成纸一样,就算熬好了,茶色成酱色,倒入贮茶罐里保存,打酥油茶时即用即取,舀来兑到开水里即可打茶,很是方便。 做饼模子,圆形,中有凹形,刻有传统吉祥图案,边沿一周为刻划纹。用来做荞麦饼,将吉祥图案印其上,好看又好吃,是走亲访友的佳品。 青稞酒壶,鼓腹,直颈,有较宽的流,壶嘴呈盆檐状,檐边前与流对接,向后有两级梯状升起,最后形成一个尖状突起。 这种壶口似僧帽的形式和流的构造,使其注入和流出都很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和审美价值。 青稞酒坛,敞口、直颈、鼓腹、双耳圆足。颈下有莲花瓣纹,纹间有一青花漆片镶嵌图案。这是江孜卡麦乡陶村特有的陶器,主要用来盛装青稞酒。装上酒时在口子上塞块布。若亲朋之间有盖房或娶亲等大事,以及亲戚间需要物质帮忙时就用这种坛子盛满青稞酒送去,很是体面。 背酒壶,分双耳和无耳两种。均敞口、直颈、扁圆。前者为圆足,后者则无。前者中间为双鱼图饰纹,其外围为莲花瓣饰纹,后者则为同心圆纹饰,中间为麦粒刻划纹。前者用绳子系两耳,后者则装在背斗里用,都是出门背酒的最佳器皿。 保温缸,敞口、口径65厘米,深65厘米,陶质,烧制陶器时罩在器坯上,增加温度。 宗教用陶的种类有:酥油灯、净瓶、擦擦、桑炉、陶锅、香插等。 酥油灯,敞口,高足,红釉,圆足上有莲瓣纹。藏民多信教,因此寺院佛堂中和家中佛龛前一年四季都供有酥油作燃料的长明灯,称之为酥油灯。酥油灯一般为金、银、铜等制成,造型别致,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格桑式、丁玛式和土登式等等。一些寺院的佛堂里高低不同、大小各异的酥油灯排成行,互相辉映,增加了庄重、肃穆的气氛。而寺庙外虔诚的信徒个个手执盛满酥油的陶质酥油滴,谓之添灯。 净瓶,圆身、鸭嘴、鼓腹、一口一嘴。僧人在僧俗宗教仪式中使用,内装青稞,还插有两根孔雀羽毛。 擦擦,方形、长方形、桃形的具多,一般均有莲座。是藏民族民间佛教工艺品。运用浮雕手法制作的小型佛像。先把无杂质的黄土碾成粉末,拌入少量细且短的植物纤维和青稞麦粒,用清水调稀和匀,成为具有韧性的泥坯,然后用木制或石制或铁制的印模印成型,置于通风处干燥,半干后用刻刀稍加修理,完全干后施以色彩,有的烧制成陶,即成一件艺术品。擦擦一般用于家庭供养,有的信徒随身背带,随时观想礼赞。 桑炉,小口、鼓腹、圆足。腹部有口。寺院门口的大,家用的小。家用的在房顶山墙的顶上女儿墙中间置一桑炉,逢年过节或有喜庆之事均点桑烟(献给神佛的烟祭),以示庆贺。 陶锅,收口、鼓腹、双耳。做土巴(面糊糊饭)或煮茶均用此。若家中有人亡故,要买一个新陶锅来给亡人送亡灵用。买锅时告诉卖锅人这锅要干什么用。卖锅人知道是送亡灵用的,就地捡一块焦炭,随便往上划一个什么符号,以为禳灾了。回家盛上牛粪火往上撒糌粑、酥油、白糖、蜂蜜等拌成的食品,始终不断地有烟袅袅上升,没烟以为有不祥之兆,故家人格外尽心。烟火很旺,直到周日这天把陶锅和烟火一起送进拉萨河,桑烟伴着亡灵向西漂去。 香插,造型别致,随手捏来,最富生命力,造形有雄狮、鹿、羊、猴、狗和鸟,寺院佛堂里和家中佛龛前一年四季都供奉藏香用的香插。 建筑用陶主要为琉璃瓦,形制多与中原同,图案多为琉璃滴水、飞天、仕女、狮、虎、花卉等。琉璃瓦都用于西藏的碑亭、桥、寺庙的歇山式建筑上,如布达拉宫前面的御制平定西藏碑亭和御制十全武功碑亭和拉萨琉璃桥便是。琉璃桥桥顶覆绿色琉璃瓦,又以琉璃筒瓦盖缝,檐口施有琉璃水。北端歇山檐施有三种滴水,一种为梵文图案琉璃滴水,一种为普通琉璃滴水,还有一种为三曲线琉璃滴水。四角为龙首飞檐,屋脊中间饰有一米高的琉璃供果脊饰,组成漂亮的汉地古建歇山式桥廊。
城市信息
康比村经纬度 |
|
经度:89.499395577485 |
纬度:29.154127300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