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浩特市南面的正蓝旗上都镇东北约20公里的闪电河北岸,始建于1256年,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时确定的首都。后来元朝定都北京后,就把这里作为陪都,又名上京或滦京。
元朝皇帝每年夏季率领重要大臣来这里避暑和处理政务,因此将宫城建成园林式的离宫别馆。元上都遗址呈方形,站在城外的台基上,依稀可以辨认出房屋当年的格局。上都城周长约9公里,分为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其中宫城是整个建筑的重中之重,是皇帝和后妃们夏季避暑时的居住之地,风格以自然为主。皇城和外城则是官吏们的居住地。
此外,在都城附近还有一座面积很大的御花园,古时有竹经楼台,大理石宫殿,奇花异卉,原本还放养了一些麋鹿等动物,以供帝王游猎。公元1358年,上都城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战火中焚毁,其后又历经战争,最终变为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
元上都现存有13门。其中宫城3门,不设瓮城;皇城6门,外城4门,城门外均建有方形或马蹄形瓮城,至今还保留有城门楼的石柱础。在元上都北门外的龙岗下,有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设计修筑的一道拦洪大坝,名为铁幡杆渠。这是一项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至今哈登台敖包之上仍留有当年的铁幡竿渠石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