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新网红地点,浦口这条老街堪比老门东,满满的童年记忆!

来源: 江苏旅游头条 | 时间:2017-02-18





众人皆识老门东

又有多少人真正知晓老东门?

一座古镇,一条老街……

它应是怎样的模样?

这在里 你可以品味时光

今日,跟随这张手绘的地图

我们沿东门行至左所大街,

追忆老浦口人的东门记忆



这里,是遗迹最多保存最好的老街


东门染坊


青石所筑的染坊上

后人涂抹上的墙灰也早已斑驳

由此似能望见那个清末的大户官宦人家

望见由那个年代的风吹拂着的晾晒的布匹……

四路二进的东门染坊,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末浦口驻区军官乌江人吕统领的房产。

该建筑群传说由吕家三个女儿继承。后来该建筑用作十七中学生宿舍、原三河公社供销社。


走马楼


朱红的木雕栏杆

在数百年磨砺后透露不凡的光彩

时光老,而它们仍在此诉说

关于古人的巧筑

关于啮噬了木栏朱色的风雨与艳阳

走马楼是南方民居建筑中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是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的楼屋。甚至骑马可以在里面畅行无阻。

东门的走马楼皆为东门染坊的一部分。


马头墙

青砖黑瓦的风火墙

煌煌昭昭于天幕下

彰显其明清民居的特色

它的存在,曾是一种安全感

而今,是一些历史韵味



旧时的房屋都是木结构并且连成一排,一家着火,火势会很快就蔓延开,遂有“火烧连营之势”。高高的风火墙就成了防范火势蔓延的屏障。


六角井


六角井侧面的图案颇有寓意

如这两面

左面刻如意,右面刻一支笔,下有一银锭

合在一起是这么解释——必定如意。

老东门的古迹遗留很多,不远处还有一处吴武壮公祠。



这里,有数十年前存留至今的影院


旧时影院


一路步行,脚下的水泥路面

在恍然间变为了马蹄青砖

闭上眼,耳畔似有独轮马车经过的声响……

而睁眼间,我们已从明清行至不远的过去

数十年前时便已存在的电影院,原址曾是明代官员、学者庄昶的故居所在。


几十年前,人们在此处熙攘

那时一场电影怕是难得的娱乐

此时今日,屋主人亦是在此消遣

——品茶,行诗,提字

放映机的光影闪烁渐行渐远

继而由笔墨继续演绎老街的故事

无巧不成书,我们遇上了现居于影院的房主,带我们进入参观。



这里,有《致青春》取景的老式街头


街头


在21世纪眺望老街街头

所见却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气息

老街的面貌,是慈祥的,带了炊烟的

老街的人,是悠悠的,他们活着……生活着

这座木屋,让你感觉时光的穿越。赵薇的电影《致青春》就曾在这个路口取景拍摄。


修理部


“南极修理部”已闭了门户

牌匾上的苍劲字体诉说那时的生营

冰箱、空调,都是那时的大物件

那时,母亲可曾带着宝贝的梅花表去钟表店修理

你又可曾挑一根两毛的盐水冰棍细细品尝?

老街的旧店面很多,大多是前店后院,与住家相通。据老板们说,店面都是有数十年历史了,许多店铺也已记录了两代光阴。



这里,生活在时光中继续着


生活的艺术


店面、行人、物件……都在随时间向前走着

即使以老街不疾不徐的节奏,也终究是前行

然而老街人的生活,依旧自有一套韵律

以自有的节奏兀自演奏

这里处处可见的,是花草,是鸟笼

这里的店面都与住家相连,也都门户大敞。生营之外,老街的居民不忘打理花草。


绣眼与木笼

住在此处老人自学了一手制笼的手艺

取材正是于老街破败建筑中的老木

听闻,这笼里的鸟叫绣眼

绣眼啼啭间,我似乎对老街的独有韵律

有了些许的懂得

据老街住户说,他制的鸟笼能卖至一千,更有夫子庙的商家从他处购买。


旧习性

老街住户,依旧保留了一些旧时的生活习惯

——种菜、刮面、老锅炉……

这样的保留是自然的,无意识的

他们生活中的情调

是否是古镇的历史与人文赐予其的礼物?

老街的住户家中依旧可见蜂窝煤,而这样的锅炉,现在的城市里已很难见到。


生命力

弯曲的古巷,瓦椽不整的旧宅,半朽的店面……

除却这些每一座古镇、每一条老巷共有的记忆

老街独有的,是那份历史沉淀下的淡泊

古时的繁荣,近代的熙攘过后

如今的老街,以其独有的生命力生长着


历史诚然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

这种斑驳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斑驳,又何尝不是一种获得

图片拍摄:万承源 于峰


那么,如何能到东门老街呢?

地铁:乘坐三号线,东大成贤学院站(1口)出站,步行两公里抵达

公交:乘坐551路至浦厂小区站下,换乘639路,黄姚村北站下,步行1公里抵达

自驾:过扬子江隧道,过浦镇大街,从沿山大道驶至东门镇







·END·



公众号相关信息

江苏旅游头条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