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中国旅游业最大的结构性短缺就是度假(下)

来源: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 时间:2016-12-23



2、产品建设

(1)同质与异质。严格地说,度假产品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同质化。全世界都是如此,比如像滨海度假,在全世界走,无非就是这个地方热闹一点,那个地方清静一点,这个地方有点地方文化,那个地方也有点,就是这样。但是从本质上,同质化很强。所以这个现象,严格地说也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问题。但是现在如果我们研究度假产品的多样化,这种同质化的东西就可以克服一些。因为度假需求本质上就是这么几个需求,按照这几类需求对应的产品都差不多。

第一类是度假区,度假区三个特点:一大型,规模一定要大;二综合性强;三文化突出。有这三条就算把握住了度假区,刚搞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时候,刘毅老局长说咱们有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得有一个中心酒店;第二个要素,得有一个高尔夫球场;第三个要素,得有一个配套娱乐系统,玩的系统,这就算一个度假区。现在看,这三个要素是起步时候的要素,已经不足了。第二类主体产品就是度假酒店,度假酒店要求设计的独特性、活动的丰富性和组合的新颖性,包括度假区里面包含的度假酒店都要符合这个要求。第三类是度假房地产,度假房地产就要有主题性、品牌性、创新性。否则的话,只是在度假区里建了一片房地产,不是这么个概念。我们现在很多度假区,尤其是房地产老板开发的度假区以房地产为主,这样做下来我看不出来好的效果。有些做的不错,同样的老板也有做的不好的,比如说清水湾,到现在投资投进去200多亿,可是已经回收了400多亿,而且基本上开一期卖一期。但是今年就有变化了,清水湾在海南的陵水,房价原来18000,今年变成了12000,降了三分之一,这就是市场变化。所以今年反倒有一些人去买房子去,现在清水湾的房子降了,因为它的产品好。同样是清水湾这个公司,在腾冲建了1000栋别墅,我一听1000栋别墅,就一个看法,找死。那个品牌叫原乡,那么远的一个地方,指望着大城市的人过去消化,我看没有希望。这就说明原来的成功不能代表下一步必然成功,需要的就是在同质化的过程中挖掘异质,在异质化的发展中满足同质。这个同质是就是度假者的需求,简单的说就是3S、3N、3Y,这就是度假者的需求,需求形成了特有的这些行为方式、需求特点。

(2)度假产品的种类。按照规模、按照方式,现在大体上有八种:

第一,区域的二线景观房。这是休闲社区,主要的方式就是销售。

第二,海滨一线景观房。这是度假社区,主要的方式也是销售。然后度假酒店是租赁,度假公寓是租赁,商业中心、娱乐中心、会展中心,这都是多方位复合式发展。

第三,海岛,是分类运作,我们中国6000多个海岛,有一段还说无人岛可以开放了,可以由私人购买了,很多大款就牛了,我们去当岛主,后来发现谁当岛主谁倒霉。很简单一个道理,自然环境不了解,中国这些岛没有几个岛自然环境是真好,比如说浙江外海的一些岛屿,风浪一起来这个岛就没戏了。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太高,别以为什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情画意,水、电、气、垃圾、污水这些东西怎么办?电还好办,自己弄个发电机,水弄个海水淡化,但是整个生活品质大幅度的降下来。这是把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想象到海岛上了,所以我们的海岛基本没戏,除非这个岛规模比较大,可以研究怎么开发。中国大岛不多,第一大岛台湾岛,36000,第二大岛海南,33000,第三大岛崇明岛,第四大岛是平潭岛,福建的平潭岛400平方公里,在中国就算第四大岛,我们没有多少大岛。

第四,景区,景区是峰谷对应,这个模式我们可以研究研究,有很多景区做景区本身做不起来,但是也确有一个特色,围绕这个做度假反而能够做得不错。比如说我看到很多我们好的景区规模特别大,一个黄山220平方公里,就是几个主体的山上去下来,所以在黄山里面可以做很多大的文章,就可以和度假结合。很多山地都是如此,比如说有很多丹霞地貌的山,丹霞地貌的山有一个特点,山都不高,山和山之间都有小坝子,这种小坝子做度假地,而且景区高峰时期热闹,平常怎么办?所以这就是一个峰谷对应。

第五,青年旅社,青年旅社是国际化的,全世界的青年旅社现在有6000多家,中国现在也已经有了四五百家了,但是我们现在错在哪儿?政府不重视,在全世界,青年旅社政府一定要补贴,为什么?它是培育未来的消费市场,很多大学生上大学的时候背着包,按照青年旅社专门有一个地图,到各个国家玩都住青年旅社,一个晚上8到10美元,上下铺,都是这种,大家玩的挺高兴。可是有一个规律,这些人进入社会工作变成白领之后,一定要带着全家来度一次假,那时候住的就不是青年旅社了。可是我们的政府对这些事缺乏意识,再说了,政府是短期行为,谁会想未来的市场。

第六,营地,营地生态化、时尚化,营地现在变成一种比较主要的度假方式了。中国现在的营地大概有600家,规划是2020年2000家,我的看法是2000家打不住。我们现在民用汽车保有量1亿4000万台,私家车1亿台,就算1万辆车需要配套一个营地,这就是1万个营地。可是现在营地的发展政策不清,没有明确的政策,然后商业模式现在没有形成,可是这是个方向。

第七,远洋邮轮、近海游轮、游艇、码头等等,这一套配套的,包括一些浮动的度假设施,水上街市。全世界最典型的就是荷兰,荷兰因为有很多水上浮动饭店,这栋房子就在水上漂着,什么设施都有,因为它的土地太宝贵了,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比如像英国在泰晤士河上也有这样的项目,一条船,这条船也不动,就是一个水上浮动设施。像泰国、越南都有水上街市,我们国内也开始有这样的东西。

第八,闲散房屋利用,这是一种共享模式,这种共享模式发展的很猛。现在谁要建酒店,基本上谁建谁死,可是我们现在主题酒店、精品酒店、度假酒店,这几类项目现在还有前景,但是前景也有限,只不过现在看起来这类项目至少都是精品,有的赚钱还很多。比如像北京,北京饭店贵宾楼就是顶级区位、顶级设施、顶级品牌的酒店,房价卖到1000块已经不错了,可是北京有一种胡同的酒店,这就是主题酒店,3000块钱。我看了几个,其中有一个我问他们生意怎么样,预定到两年之后,两年之内预定已经没戏了,除非有人说我取消预定给你腾出来,文化的竞争力、文化的吸引力。但是从总体来看,下一步最猛的是闲散房高度利用,比如说一个途家集团,现在上线的闲散房屋50万套,储备的房源200万套,配套上百个县,就是地面服务跟不上来,不是简单的说有房屋去住就行了,有它的一套服务体系,有它的一套质量保障体系,这个上来就能够上了。很多地方的政府非常欢迎途家,去库存,去库存主体就是去房地产库存。比如说山东滨海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和途家签了约,有3万套闲散的卖不出去的房子,可以纳入这个体系了,去库存3万套,马上变成当地官员的政绩,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创造。从产品的角度来说就是这么十四个种类,每个种类都有不同。

三、度假区发展

简单地说,度假区就是以度假为主体的国土功能区,我们国内的功能区很多,所以这里面我把度假区的一些特点归纳了一下。

1、度假区发展过程

从度假区的发展过程来看,基本上是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91年到1996年,这是起步的阶段,我们当时搞了12个,但是严格地说,成功的不多,所以原来的预想基本没有实现。为什么没有实现?两个原因:第一,在国际市场上我们这样的产品缺乏竞争力;第二,国内的市场需求还没有起来。但是这12个度假区,如果从自身发展来说都不错,什么原因?对应了城市化发展的浪潮。这12个度假区,现在要一个一个分析,自身发展都不错,但是很多不是度假区了,真正作为度假区现在还能够立起来的,就是一个亚龙湾,一个滇池,其他的作为度假区本身就立不起来。

(2)起伏阶段。1997年到2001年,这个时候还是传统模式主导。

第一,与人为敌的开发模式。我们开发度假区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度假区。因为在度假区的规划方面,我们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打了20多年的官司,经常一说做规划请他们做规划,然后规划一讨论或者一评审,我说这个规划不对,这是做了一个滨海小城镇,而不是一个度假区。然后我们就吵,吵来吵去,只要我们旅游部门谈意见,这个规划就不能通过,很不客气。说地方政府要求做一个滨海小城镇,那你们做你们的小城镇,和度假区没有关系,其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开发模式错了。我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酒店,我们的规划是海岸、沙滩,然后一条大路,一个绿化带,绿化带后面才是建筑。要从酒店下海,换不换衣服?不换衣服也得走10分钟、一刻钟。换了衣服,到了滨海,滨海还得有冲凉的房子,还得有更衣室,实际上污染更厉害。现在的模式很简单,在酒店房间里换好游泳裤,一个电梯出来游泳池,游泳池外面就是海。所以很多无边界的游泳池,让你觉得这个游泳池和海连在一起,感觉非常好,这叫做以人为本。我们口口声声说保护,实际上不是保护的概念,以总体而言,按照一个小城镇的模式来建设一个度假区,这叫与人为敌的开发模式。

第二,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好不好?看阶段,我的看法,在一个度假区开发的早期,应该是政府主导,中期是政企合一,后期市场主导,所以很难说某一个模式最好,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模式对应。早期如果没有政府主导,连拆迁的事都办不了,那这个度假区怎么搞?中间没有政企合一,招商引资就有困难,比如说投资商来了,说我们和政府没法谈,签约也没法签约,和政府只能签意向,真正签合同只能找公司签,出了事打官司都有个主体,能动不动和政府打官司吗?所以中期必然是政企合一,一个管委会,一个平台公司。到了后期,管委会服务功能为主,市场功能以公司为主体。可是我们经常是政企合一从头顶到尾,当然这里和度假区功能变化有关系。像青岛的石老人,一开始叫国家旅游独家区,后来加了一个高新科技区,后来把崂山区也弄进来了,三区合一,本质上就是一个行政区,所以现在到了青岛,国家旅游度假区这个词都没了。

第三,漫天撒网的市场模式。总觉得所有的客人都是我的客人,这就错了。一个度假区第一个对象是当地的市民,严格地说,大众产品就不能是最好的地段,不能是最好的产品。然后是中程市场。最佳的是远程市场,远程市场就需要最好的地段、最好的产品。我们现在漫天撒网,比如说一类是大众性的产品,谁都想对应,那是不可能的。

第四,功能变化的衍生模式。做着做着不灵了,城市化发展起来就变,变我不反对,我赞成,随着变化而变化,但是变到一定程度就别说度假区了,就就换个名。要坚持叫度假区,就得以度假产品为主体,以度假功能为主体。

(3)起飞阶段。2002年到2010年,这时候形成了多样化发展和多元化发展,投资多元化,民营企业投资成为主流;管理多元化,外管饭店的层次深化;市场多元化,对应需求多元化;产品多元化,成为市场亮点;发展多元化,资本运营成为关注重点。应该说这个格局已经形成了。

(4)提质阶段。以说这几年有一批高品质的度假产品已经产生了。比如说讲温泉度假、温泉产品,最好的就是广东的从化,一个项目投资60亿。要讲酒店的复合型产品就是红树林。清水湾是集中了资源,创造了精品。海棠湾是一个高端建设配套发展,所以现在世界上主要的酒店品牌,高端品牌都进去了。像秦岭,我就很奇怪,在宝鸡的眉县,200亿投资做了一个秦岭国际度假区,就是温泉集中,形成了规模运作,但是这个项目能不能做成功,我实在是怀疑,可是我去看的时候是风风火火的,那真是热火朝天。总体来说,因为我们现在的消费者都出过国了,尤其是追求度假的,有很丰富的度假经验了,对于品质的要求很高,所以下一步谁能做精品谁就有市场。

2、经验与问题

从经验和问题来说,我觉得有六个,既是经验,也是问题。

第一,行政化与市场化,谁主导?就是我刚才谈的那个观点。

第二,度假区与其他功能区,如何衔接?一类是城市型的,或者依托景区的,一类是特色化的、文化型的。城市型的就和城市其他功能区慢慢混在一起了,这是必然的。国际上的度假区,真正大规模的度假区城市型不多,除非是主题公园类的,主题公园是文化型的旅游区。上海迪斯尼一期工程核心的面积4.39平方公里,可是上海市政府在外面划了25平方公里,叫度假区。实际上就是想借助上海迪斯尼发挥的外部效应,把度假区做起来,这就是另外一个格局了。但是任何一个度假区都有这个问题,和其他功能区如何衔接。有的度假区就是自己孤零零的一片,没有其他的功能区,这倒好办,顶多有一点园区、社区、农区,这都好办。

第三,市场对应与项目发展,怎么丰富?一般而言,项目越丰富吸引力越大,但是深入看,里面就产生了一些问题,是不是越丰富越好?因为越丰富成本越高,成本怎么把握?二是这些项目在不断地变化,比如说过两年这个项目要淘汰了,淘汰了怎么办?所以必然就涉及到这类的问题。这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怎么具体把握的问题。但是总体而言,指着一个格局打天下,没有可能,永久的打天下这是没有可能性的,这个过程中一定会不断变化。我为什么看重户外运动项目?户外运动项目投资小、品种丰富、变化快,过两年这个时髦过去了就换,因为投资量小所以掉头快,如果上来就是主题公园那种格局,那想改是改不了的。比如说我最近刚在江苏看了一个项目,投资10亿,按说投资量不大,可是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想转转不了。城市的规模又小,一个城市60万人,一个60万人口的城市消化不了这样的项目。后来他就跟我探讨,我说这个事只有一个戏,这么熬着等着土地升值,土地升值把设备拆了,做一个城市型的项目。或者现在熬不动了,就把涉及到城市型的项目留下来,剩下的拆掉,不要谈可惜不可惜,要不对应市场,上来就失败。比如说当年曾经做过一个大型的企业叫华录集团,要做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录像机制造企业,厂房盖起来了,录像机的生产线都安装起来了,确实是顶级,但是工厂建成之日就是失败之时,因为那时候录像机已经被淘汰了,相当于花了40亿做了一个古董,能行吗?旅游里面也有这样的问题。

第五,度假产品与要素,多还是少?有一些基本要素,这是必须得有的,没有就不叫度假产品,但是其他的要素怎么办?尤其很多度假区,现在高尔夫球场不让搞了,有一次西双版纳一个老板来找我,说球场已经建好了,不让搞了,怎么弄?我说简单,你在球道上都放上木屋,可以用轮子拉过去的木屋,这样的话就不是高尔夫球了,可是还有半个功能,至少在球道上没事可以小打一打,如果说工作做通了,这个球场恢复了,把木屋拉走了,球场出来了,要不然怎么办?辛辛苦苦一把投资。可是严格地说,一个度假区如果没有一个高尔夫球场,这个度假区的基本吸引力就没了。所以那时候我们当一个要素提出来,可是现在这个事没法弄了。那么就研究其他的,比如说搞不了高尔夫球场,搞一个马场行不行?反正总是有富人,富人就追求高端,追求时尚,做一个马场也不错,或者不搞马会,搞一个飞行会,专门玩低空飞行这套东西,这个吸引力是最大的。

第五,竞争的激烈,如何突出特色?这种竞争一个是国际竞争,尤其是我们周边一些地方的竞争。第二个就是国内竞争,国内现在一说这么多度假区了,哪个度假区因为它的特色能让我们记得住?我真是想不起来。有的是有历史积淀,比如说一开始12个,基本都叫有历史积淀,有的是产品创新,但是多数想不起来。比如说浙江有一个九龙山度假区,有一个特色,就是在海中造湖,一开始跑到国家计委要国债资金,我们听了都笑,他说不要笑,我是很认真的。他们就要2000万,钱不大,但是这2000万回去钓鱼,这叫国家项目,可以钓出2亿来,我们一听,真是浙江人干事。后来我去了一趟,还真是做的很棒,造了一个大概5平方公里的湖,就是在海湾围了一个堤,里面水是清的,外面是东海,浑浊的海水,里面的水是清的,做了一个游艇会,做了一个马会,做了一个球会,做起来了,生意很好。这就算构造了一个特色,一开始我们都认为是开玩笑,海里造湖完全是开玩笑,就做起来了。

第六,重资产与轻资产,如何运作?一个度假区的建设,从一开始必须研究资本运营。里面有一部分叫政府,或者叫政府平台公司,实实在在的投入,因为做基础设施,不能指着投资商做,必须得政府做。但是这些重资产怎么化解?那就是二次招商,通过二次招商,土地升值逐步来化解。另外一种更重要的化解方式,就是形成一种轻资产、高成长、网络化的模式,在资本市场化解。

我们现在主要的经验或者叫问题就是这六个方面。

3、战略目标

中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区。中国一流:一流格局山水城,一流环境遍城乡,一流模式超前越,一流品质人人夸。三线城市不是三流城市,一线城市未必能够成为一流城市。国际知名:经济依托,个性化表现,差异化格局。时尚休闲度假:新区域,新产业,新发展

4、总体思路

以后工业化视角,挖掘前工业化资源,利用工业化成果,创造超工业化产品,对应变化中的市场。传统观光旅游,是工业化模式,休闲度假发展,追求后工业化模式。超越时代看时代,超越旅游说旅游,超越项目论项目。天下第一玩,中国第一闲。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产品转型:单一到复合,体系化;发展升级:粗放到精品,层次化;产业构建:跨界融合,全面拉动;全区推动:提升品牌,促进完善。总体格局:度假深化,中心;都市发展,时尚;文化休闲,独特;商务休闲,完善。提质发展是强区之基,争取领先: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精品酒店,精品娱乐,精品设施,精品服务。精品不是奢华,效率,个性,便捷,舒适。差距偏大,全面提升。

5、产品的整合

从单一观光到复合型,观光旅游出人气,休闲度假出财气,文化旅游出名气;乡村休闲跟进,商务休闲主导,特种旅游补充。大路货铺天盖地,精品顶天立地,强化软开发,适度硬开发,重在整合资源,深度利用资源。策划,规划,设计,活动,组织,营销,互联网,工具,运营,思维,方式。

四、度假区建设

1、建设要求

第一,理念:反城市化,有城市化。以人为本,不能与人为敌。如果和城市一样,那叫什么度假区?但是必须得有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客人就没有真正的享受。所以这里面没有原生态,原生态是个说法,可以通过原生态的说法来强化提升环境,强化要素,增加吸引力,但是要按照原生态做,做一个死一个。原生态着眼,次生态着手,泛生态着力,深生态着魂,因为客人真正的追求就是人工的自然、精致的自然,所以要以人为本。第二,规划:引领市场需求,形成市场品牌,建设产品体系,形成服务体系,培育产业体系。第三,布局:云布局,大分散,小集中。一个度假区要有非常热闹的地方,让大家晚上去消费,而且又要有非常静的地方,让大家白天待着舒服。所以一个好的度假区的格局一定会有一个中心消费场所,有的叫城,有的叫镇,有的叫街,不管叫什么名字,就是这么一个概念。第四,建筑:有特色,成体系。第五,文化:有当地文化内涵,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第六,设计:隐、藏、贴、揉、融、特。近林,亲水,留白。我们现在严格地说,国内做度假区设计的设计师,包括我们设计度假酒店的设计师没有一流的。原来是没有,现在是已经有了一批,但是没有一流的。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设计师自己缺乏真正的体验,比如说我们的设计师全世界跑,考察一番,看的都是外形,国际上一流的设计师,是哪个地方贵我住哪儿?哪个房子贵我住哪儿?什么东西好吃我吃什么,什么好玩我玩什么,大把的钱花出去有了体验,才能真正的做到一流的设计。

2、生态推进

生态旅游,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系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高级旅游形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和产物。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活动全过程及旅游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均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突出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主要是指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生态体验的服务和要素组合;作为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指到具有生态价值的地区,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体验生态之美的行为。

一是立足大旅游。不能把生态旅游仅仅局限在符合一定标准和条件的特殊旅游区域或产品,还要扩展应用到旅游产业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的生态友好程度。二是立足大生态。不能把生态旅游对象仅仅框定为原生态或单纯自然环境,还要拓展到与自然生态共生的人文生态,进一步也可以将生态恶化区域作为生态旅游的体验对象,以更加充分地发挥生态旅游的教育、警示和督促作用。三是立足大市场。不能把生态旅游仅仅限定为少数人、少数区域的旅游,体验生态、享受生态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只有面向大众、服务大众、教育大众,才能真正使环境安全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充分利用优势,创造品牌,形成产品,产生吸引力。

3、文化休闲

文化覆盖各个方面,深入挖掘,研究主题,推进文化建设。自然不宜改变,感受应当深化;历史不可重演,体验应当升华。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现代产品;传统产品,现代市场。历史价值、考古价值、科研价值与审美价值、休闲价值、市场价值要区分,让历史变得时尚,让文化变得可亲让自然可以接触,让休闲融入生活。自然自然大自然,文化文化活文化,生态生态深生态,生活生活真生活。今天的垃圾建筑,明天的建筑垃圾,今天的精品,明天的文物,后天的遗产。达到四个五:一是五看: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回头看;二是五可: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享受、可回味;三是五个度:差异度,文化度,舒适度,方便度,幸福度;四是五个力:视觉震撼力,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沁润力,快乐激荡力。

4、健康产业

健康中国,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基本层面,医疗治病,永恒的需求;二是提升层面,营养保健,工业化需求;三是综合层面,养生休闲,后工业化的最终需求,也是不断提升的需求。休闲是长远趋势,养生是永恒追求,自古已然,极端抽疯,于今为盛。和平发展环境,养生的基础;生活条件改善,养生的条件;进入老龄社会,养生的品质;城市环境压迫,养生的动力;传统文化复兴,养生的环境;宗教意识缺乏,养生的泛化;终极追求难圆,养生的升华。“美丽中国”是愿景,现状是不美丽的中国,一方面是资源掠夺,自然破坏,污水横流,垃圾围城。另一方面是社会缺乏底线,人际缺乏信任,生活缺乏温暖,所以才需要突破。完全回归不可能,全面更新做不到,游走与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健康服务业的中国模式。基本层面的公益性,提升层面的混合性,综合层面的商业性。休闲产业发展需要养生提升,养生产业化依靠休闲拉动。产品融合化,产业基地化,市场扩大化,品牌提升化

5、度假房地产

以度假诉求为主体的房地产项目,复合型度假产品。特点:异地休闲,停留较长,自由性强,复游率高,家庭方式,持有者多。土地:浅山丘陵最佳,水地、沙地、平地、坡地、山地。度假房地产,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特点,严格地说,全世界一流的度假区,比如说墨西哥的坎昆、巴厘岛等等这些没有房地产的概念。但是到了法国的蓝色海岸、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度假房地产就出来了。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是日本人过去开发的,所以这套模式我们很接受。这样的话,度假房地产在中国的度假区里现在变成一个必备的要素了,有的甚至是主体的要素。但是我们也需要研究度假房地产的特点。如果只是房地产,不是度假房地产,那就不要干了。但是度假房地产干了,和酒店,和各种环境,各种要素产品融合在一起,还是好项目。

6、运营综合分析

选址与布局,选址各安其位,布局各定其位,形成聚集发展,突出级差效益,保障大众需求。运营区分:开发商:销售性物业和持有性物业。购买者:投资、使用、混合。销售,基本方式;衍生分期销售,租赁,重要方式;衍生分期租赁。底线行业不亏损,中线达到平均利润率,高线创新形成超额利润。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的前景是有的,但是具体到每个具体项目,如果我们还拘泥于原来这种景区式的开发,或者拘泥于房地产式的开发,这肯定不行。

      总体来说,实事求是,抓住实事求是,把项目做好,就会有相应的发展。也不是说别人做了我们就要学,能把自己的特色做出来,我觉得这倒有真正的前景。(原题《度假生活与度假产品》;作者:魏小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是作者在中国旅游报昆明班的演讲)




公众号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