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王府:一日穿越四朝,恍若梦回千年

来源: 山西晋城旅游 | 时间:2016-12-20



  有幸走进天官王府,和着小雨,别具滋味。

  初见时,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惊艳。反而,网上的图片看多了,夹杂着些许失望。也许,怪这说来就来说走却不走的雨天。扫了游玩观赏的大好兴致。

  一条悠长的古街。

  似乎是少了过年过节时的那种气氛,着古装的游客,叫卖的商贩,还有成群结队的红灯笼。

  往下走,才见端倪。

  随处可见,明清风格的小铺,尽管大门紧闭,小店的招牌旗子也让古街更加古色古香。

  和着雨,淅淅沥沥,忍不住念到: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少去了雨巷诗人内心的苦闷彷徨,踩着顺街而下的水流,沉浸在同样美好的雨巷里无法自拔。

天官王府位于距阳城县润城镇东北四公里处的可乐山脚下,群山环绕,清溪穿流,林木茂盛,古建云集,风景优美的小山庄,这里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财政家和文学家王国光的故里,人称“天官王府”的上庄村。

  上庄虽处群山僻壤,但却堪称“文化之乡”。从明中叶至清初的百余年时间里,这里曾出过五位进士,六位举人,秀才、贡士有百人之多。历史上令阳城人民引以为荣的“九凤朝阳”和“十凤齐鸣”中均有上庄人。特别是清顺治三年(公元1647年),上庄这个当时只有几百口人的小山村,竟一榜出了王兰彰和王润身两名进士,为此轰动了朝野。沁河流域所传的民谣:“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其中“三庄”指的就是这个充满文韵的小山庄。而明清以来,上庄最为鼎盛,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名人,是号称“天官”的明代重臣王国光。          

  王国光(公元1512—1594年),字汝观,号疏庵,明嘉靖甲辰(公元1544年)进士。先任江苏吴江知县,后调任仪封(今河南兰考)知县。历任兵、户二部主事、吏部员外郎、文选郎中、右通政、顺天府尹、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任户部尚书,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任吏部尚书,以考绩加太子太保,升光禄大夫。他一生居官清廉,敢于碰硬,为民作主,被百姓称为“青天”。特别是王国光在任户、吏两部尚书时,正是首辅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主持朝政的万历头十年期间,他是张居正实行有效改革,扭转明朝危机的重要和得力助手。其撰写的《万历会计录》以货币代替实物,进行税赋改革,是推行“一条鞭”法的重要依据,后成为明清两代田赋税收制度的准则。            


  行走在石头铺就的古河街,在石头砌筑的护坝两侧,南岸有天官故居。

  “尚书第”以及进士第、炉峰院等,北岸是参政府,司农第、王氏祠堂、望月楼。村中矗立着“天下第一官”的牌坊保持着明清古风。“四世界荣”显耀着王氏家族远去的显赫。“诰赠正一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子文、累赠正一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昺、累封正一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户部尚书王承祖、甲辰科赐进士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两京户部尚书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国光”。“青宫太保”、“天官冢宰”,演绎着”天官”四世的荣耀。

  天官王府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现有保存完好的官宅民居40余处,从元代民居一致跨越到民国时期,各种风格的庄园应有尽有,使得这里有着“中国民居第一村”和“中华民居博物馆”之美称。

  天官王府不仅古建筑保护完好,起源于上庄古村的“中庄秧歌”更是一绝,已经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庄秧歌”发源于明清时期,当时遍布全国的上庄商人,闲暇之余,把各地流行的地方小调,糅合在上庄村每年举办的“迎神赛社”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剧种。“中庄秧歌”根据不同的剧情采用不同的曲调,朗朗上口,好学易记,无论大人小孩都能哼上两段。旺季时,景区里每天定时演出,很多游客都会坐下来听上几段。

  去年,由张嘉译、秦海璐主演的电视剧《白鹿原》在上庄古村开拍,给原本就热闹非凡的古村填色不少。拍戏结束以后,留下来的“洋车洋枪洋炮”,如今成了很特别的风景。租一套古装,摇着扇子徘徊在这古街,又别有一番风味。

  走到底,似乎又不觉得这雨讨厌了。雨中的天官王府,别具风格。

  淅淅沥沥,像是在诉说历史。


樊氏宗祠                        

樊氏宗祠位于樊圃新院大门之正前方, 为两进院落,大门建于庄河北岸,门外建有砖石结构照壁一座,雕刻精美,穿门而过,沿院内甬道可直通二门,二门建于高台之上,并于门楼上重点作木雕装饰。“樊氏宗祠”四字是时任阎锡山秘书长的贾景德所书。                     

天官府   

天官府位于庄河南岸, 也叫冢宰第,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对明王朝“万历中兴”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国光于万历初年建造的人文府邸,明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以内阁和六部互相牵制的一种体制,六部又以吏部为首,在我国古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有各自的别称,他们分别对应的别称就是天、地、春、夏、秋、冬,吏部尚书被称做天官,户部尚书被称作地官,礼部尚书被称作春官,依次类推,所以我们当地老百姓又把王国光的府第称作天官府。

炉峰院                        

炉峰院因建于村南香炉峰上而得名,创建年代已不可考, 包括高媒祠、三教堂、关帝庙及马房院四部分。古时,这里是上庄村社所在地,亦为村周文人雅士活动之所,王国光少年时曾读书于此。王国光荣升吏部天官后回乡省亲,重游此地,见庵后山峰峭立,松柏苍翠,状似庐山之香炉峰,遂将此庵命名为炉峰院,故民间对这座山有小庐山之称。

樊家庄园                 樊家庄园为经营有盐店、当铺、钱庄等生意的清末富商、书香世家樊玉麟所建造的宅院。民国年间,樊玉麟次子、毕业于山西法政专门学校的樊次枫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樊圃新院的整体建筑装饰华丽,装修集中在外檐。檐柱下有雕花石柱础,檐柱上有布满木雕的额枋与雀替。二楼上柱间均有木栏杆,栏杆及栏杆下的梁托上都有木雕作装饰。其中樊圃正门上方所雕的“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等装饰,堪称木雕精品。为同时期建筑中所罕见。

司徒第   

司徒第为王国光之堂弟,嘉靖丙午科(1546年)举人, 官至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王道建造的府第。大门上方可以看到“奉政大夫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王道”的匾额,(注:官职相当于现在财政部分管陕西司的司长职位。)二门门额题有“司徒第”三个字。 后宅五层插花楼于早年拆毁,现存过厅及东西厢房均保护完好,厅前有雕刻精美的月台一座,为明代原物。院内至今尚存明代栽植的古腊梅一株,每当冬季,满树黄花争奇斗艳,数十米之外尚能闻到阵阵清香。

  这里集元、明、清和民国建筑为一体,外观封闭、高门深宅的官宅民居达到了使用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统一,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一点儿也不为过。

  走在悠长的古街,似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真不愧“一日穿越四朝,恍若梦回千年”。

图片来源:@攝影-發現號-赵君实

了解晋城旅游动态·关注晋城旅游微信公众平台

晋城旅游资讯网  晋城居民凭本人身份证5折游景区

40元游皇城相府、

20元游蟒河、

25元游柳氏民居、

19.9元游历山

九女仙湖免费游哦~(时间截止到2017.1.15)

▼点击阅读全文,进晋城旅游资讯网

公众号相关信息

山西晋城旅游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