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祠,天人合一,水脉连心

来源: 北京旅游 | 时间:2016-11-10




什刹海什么多?酒吧、三轮车和外国人。不过那是现在,想当初这里可是京城首屈一指的上风上水、静谧空阔之地。


笑傲什刹海禅林



在旅游经济大发展的今天,过了德胜门桥往西,眼前的气氛还依稀有几分当年什刹海的旧样。但严格来讲,这里已是西海地界,和狭义上说的前海、后海组成的什刹海一脉而流。站在德胜门桥向西北望去,可以看见一座青翠的小山,在树木掩映之下,红色的庙墙和山门隐约可见,这里便是京城第一水关——汇通祠。


当初什刹海一带除了宅门就数寺庙多了,什么净业寺、龙华寺、三官庙,大大小小几十座。有的是风景优美,有的是历史悠久,还有的是有求必应,什刹海也正因此而得名。但就在这庙宇众多的海边,这汇通祠却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特殊作用而笑傲禅林。这还得从北京的水说起。


北京城虽说没有穿城而过的大河,但历史上并不像今天这样缺水。就在中轴线的西侧,自北向南依次有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六个天然形成的湖泊。西海北岸入水口有座小山,汇通祠就坐落于这一京城水域的咽喉之上。而咽喉之下就是掌管动脉的心脏——祠下有座巨大的水关,内设可以活动的木闸嵌入两旁的石槽之中,整个城内水域的水位高低与流速,都靠它掌控了。


现在站在小山上往下望,眼前已不是六海的滔滔水流,而是北二环的滚滚车流了。所以现在的北京人很难想象,这要不刮风都快成死水了,哪里还用什么水关把守啊,弄个阀门就够用了。其实北京作为缺水城市的历史只是近几十年的事,之前可都是以丰水著称的。现在习惯所说的积水潭其实就是西海(真正的积水潭早在当年修地铁环线时被填埋了,空留一个张冠李戴的地名)。元朝为漕运需要开凿了通惠河,而作为终点的积水潭是十三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比上世纪50年代填埋前的积水潭还要大五倍。当年江南的粮船顺着京杭大运河开到积水潭北岸码头停靠,每年900万石漕粮的吞吐量不仅满足京城的消费需要,也冲击着汇通祠水关内六海自然水域的波涛。




引来乾隆“通剑碑”


据史载,南来的活水流入西海时,水势凶猛,响若海潮。这不仅引来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到此一游,还引来了中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骚客——乾隆皇帝。从汇通祠的北门进去,沿石阶上行,左转看一亭子,里面立的就是乾隆皇帝的御碑。但这碑的模样就跟它的主人一样有个性,别的碑都是非方即圆,它可好,形如剑柄,远看好像一把利剑插入地下。原来,“这‘通剑碑’所立之处正是汇通祠下水闸所在,乾隆爷是怕水闸法力不够,所以再加上一把宝剑来守水关,要保北京水系风平浪静。”自祖辈就住在西海边的杨大爷如此解惑。


天上掉下个“鸡狮石”


再往前走,树丛间立着一块黑色的奇石,上前仔细观察,石上用浅浮雕的手法刻着一只公鸡和一头狮子。石上用浅浮雕的手法刻着一只公鸡和一头狮子。这就是汇通祠里著名的“鸡狮石”。


相传古代有块陨石从天而降,就落在这积水潭畔。石头不仅色泽如铁,且坚硬异常。更为奇特的是,石上隐约可见一鸡一狮。在中国文化里,鸡吃五毒,能辟邪除恶。狮子为百兽之王,更是吉祥之物。因此这块石头也就被认为是神石,修汇通祠时被移入祠中,成为镇祠之宝。


据说当年积水潭也不叫积水潭,而叫做鸡狮潭,皆因神石得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鸡石潭,积石潭的便以讹传讹叫开了。传到后来,真相已不知所云。后人纳闷:这里明明积的是一波清水,不是石头啊?于是就改叫积水潭了。真正的鸡狮石早在文革时丢失,如今祠前摆放的则是近年恢复汇通祠时,根据周围老居民回忆描述而成的复刻版。



神仙、圣人,比邻而居大殿安坐“镇水观世音”


从鸡狮石再往上行,沿着北墙,顺着山势,绕到南边才见到真正的山门。整个汇通祠共两进院落,前院是镇水观世音的地盘。而在古代地图上,这座汇通祠的位置也被标注为镇水观音庙。按照古人的逻辑,认为人间万物都由天上神仙管理。这水闸的事情,按照天庭的“归口管理”原则,应归镇水观音掌管。大殿里安坐莲台的那座菩萨像正是那位天庭的“水利部长”——镇水观世音。看大门的师傅笑称:“如今北京市水利局每年还会组织工作人员来这里游玩,也算是看看‘老领导’吧。”


“元代诸葛”实至名归


而汇通祠后院的主人,不仅是水利部门的“老领导”,更是祖师爷。镇水观音能不能保佑一方水土不敢说,不会干水利工程那是肯定的,这就得靠这位郭守敬郭大人了。


蒙古铁骑入城的时候,恢宏庞大的金中都已变成了一片焦土。于是元朝入主中原的头件大事,就是修建元大都。等城池建筑建好后,元世祖忽必烈坐在大帐中还是不肯前往。为什么?城池倒是建好了,旧时的水系全不通了,别说老百姓了,皇帝喝水都困难。正当这位战神为了水愁眉不展之时,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前来叩见,他便是郭守敬。这位思维敏捷,见识不凡的年轻人胸有成竹地陈述了六项兴修水利的建议,直说得忽必烈龙颜大悦,感叹道:“如果人人都这般思考国事建设,就不白吃饭了”。当即授予时年32岁的郭守敬“ 提举诸河渠” 的大权(相当于今天的水利部部长)。


展室中央郭守敬的大理石像下,摆放着一副还原当年郭守敬设计北京水系思路的沙盘。顺着标示可以清晰地看到,为了兴建元大都,郭守敬主持重新开挖金口河,把西山的木料等物通过河运,运至都城,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加快了元大都兴建的速度。之后,也是在郭守敬的建议主持下,把昌平沙河地区的泉水引入瓮山泊,从而再引入积水潭,富足了京城用水。中国人也打那儿有了水库的概念。


而这位元代“水利部长”后来也成了当朝的“科技部长”和“国土资源部长”。在院中,陈列着郭守敬发明的各种天文仪器。虽然这些物件今天看起来有些粗笨,但在当年可算得上是最先进的星空定位系统。双龙盘绕的灵台水浑,以水为动力,是表现天空中星辰周转运动的天球仪。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在太空中运动的情景,都可以通过这仪器看得清清楚楚。


而他不仅发明了简仪、仰仪、高表等十多种天文仪器,更是推算出了著名的《授时历》,以365.3425天为一年,这个精确度足足比欧洲人早推算出300年。论地理,他主持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土勘测,从北冰洋一直测到南海诸岛。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难怪当时元朝统治者将郭守敬誉为“活诸葛”。新中国重修汇通祠后,把这位历史上的大功臣请回来,也算是实至名归。


山海楼里品山珍太平湖畔悼先贤


就在汇通祠畔的山海楼,在北京粤菜老饕里那可是一等一的去处。别看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小院,却以粤菜名厨主理而著称。做起鱼翅宴来,汤味浓郁,香气四溢,小风一刮,隔着什刹海都能闻见。更为难得的是,这里的鱼翅汤浓味厚分量足,适合北方人的饮食习惯。


而积水潭医院后门的西海鱼生,不光杭州菜地道,在船上就着渔火进餐更是情调十足。一街之隔的山釜餐厅则是经营韩国料理的老字号,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一度是北京吃饭最贵的地方之一,如今价格越来越平民化,但味道依然不减当年。羔羊肉很嫩,一点不腥,墨鱼丸很筋道,那麻酱小饼更是酥脆可靠,比起北京人更习惯的清真馆子的做法,别有一番风味。


酒足饭饱之后,不妨趁着冬日暖阳,顺着海边奔西闲庭信步一番。沿途还散落着净业寺、普济寺等古刹。

 

(图文来源于北京旅游网


公众号相关信息

北京旅游最新文章